国泰君安:预期2023年钢铁行业大概率将由亏损走向盈利
国泰君安研报表示,2023年在稳经济背景下,需求复苏逻辑仍为行情主线。分领域来看,在基建领域,2023年稳增长仍需基建托底发力,基建投资有望维持较快增速,将对钢铁需求形成较强支撑;在制造业领域,预期2023年制造业投资有望维持增势,市场不必悲观。在地产端,随着地产政策持续发力,并逐步由政策端传导至基 […]
国泰君安研报表示,2023年在稳经济背景下,需求复苏逻辑仍为行情主线。分领域来看,在基建领域,2023年稳增长仍需基建托底发力,基建投资有望维持较快增速,将对钢铁需求形成较强支撑;在制造业领域,预期2023年制造业投资有望维持增势,市场不必悲观。在地产端,随着地产政策持续发力,并逐步由政策端传导至基 […]
中金公司研报表示,12月19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对于数据产权制度、数据交易制度、数据收益分配制度进行了纲领性的指导。中金认为数字经济之下,金融机构既是数据的需求方,也是数据的共享方,亟待通过内外部数据融合,将数据资产转化为作用于全业务的数据生产力。未来以公
国泰君安证券研报称,硅料价格跌幅较上周继续拉大。当前时点,上游紧缺环节产能不断释放,而下游需求临近年末有所收缩,且产业链对库存和价格较为敏感,博弈情绪浓厚。预计后续光伏产业链价格将迎来较大幅度调整,有望进一步刺激下游需求,2023年光伏装机大年可期。后续产业利润如何分配成为当前光伏核心问题,建议投资
国泰君安证券指出,在全球电动化的大趋势下,新能源汽车销量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预计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突破1400万辆,中国动力电池产业链作为占据全球主要份额的参与者将充分受益;建议把握盈利改善、技术升级、降本增效等方向的投资机会。
方正证券指出,短线大盘有望反弹,能否形成向上或向下突破,量能能否重新有效释放是关键,大盘无论涨跌,量能重新有效释放才是新一轮上涨行情的“信号弹”。操作上,轻指数、重个股,逢低关注券商、智能制造、物联网、通信技术、新能源、教育、文化娱乐、输变电设备等及“三低”股,回避前期涨幅过高股及垃圾股。
中信证券研报表示,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增强2023年经济稳增长决心,重点发力地产修复、基建投资、消费复苏及核心技术突破等方向。我们看好地产修复相关的涂料、纯碱等板块,基建投资发力相关的减水剂、轮胎等板块,消费复苏相关的化纤板块在政策驱动下实现需求复苏,以及新能源材料、合成生物学、绿色低碳
中金公司研报表示,随着上轮周期核心产品重疾险的高基数被消化,我们对于寿险的基本面不再悲观。展望新周期,预计中短期内储蓄型产品将是行业的主要驱动力;保障型产品仍然存在广阔的发展空间,但行业需转变经营模式,更长期维度内我们依旧看好商业健康险的发展。综合考虑行业供需调整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趋势,我们认为寿险行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供需、政策的有力支撑下,我们预计2022第四季度和2023第一季度稀土产业链营利或稳中有进,2023年稀土价格中枢或继续稳步抬升,产业链利润有望持续释放。近期回调后板块估值进入合理区间,当前时点建议重点关注稀土全产业链战略配置价值。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近日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文件从资本、人才、产业等领域进一步为职教发展提供支持,继续肯定资本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作用。我们认为,继《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中提到“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后,本次文件有望进一步强化市场对于职
截至12月21日,上交所融资余额报7721.31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16.1亿元;深交所融资余额报6941.07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21.36亿元;两市合计14662.38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37.46亿元。
中信建投指出,预制菜行业整体仍处于发展阶段的前期,短期内行业热度的上升吸引了众多资本和企业的进入,而鉴于行业自身产业链的延展性较强,使得参与者类型众多,不同市场参与主体基于各自的禀赋优势,定位于不同的销售渠道和产品切入市场,特别是在互联网营销日益丰富的背景下,触达消费者的渠道更为多元,众多新兴品牌得
国盛证券指出,展望2023年,疫后时代开启,经济复苏可期,消费信心重塑。1)白酒板块我们认为2023年将类似2014年,并逐渐过渡到新一轮上行周期,首推高端酒,并关注地产酒板块的阶段性机会,核心推荐:泸州老窖、五粮液、山西汾酒、贵州茅台、古井贡酒、洋河股份、迎驾贡酒、口子窖。2)大众品板块聚焦两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