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迪报告显示美国第一季度写字楼空置率接近20% 创下纪录高位
随着混合办公需求的不断发展,美国写字楼空置率在第一季度达到新的峰值。穆迪周一在初步报告中表示,空置率从上一季度的19.6%升至创纪录的19.8%。尽管空置率上升,但该信用评级机构表示,早期数据显示商业地产季度表现稳定。由于混合办公模式显示出更强的持久力,租户继续缩减规模打击了写字楼行业。美联储的加息 […]
随着混合办公需求的不断发展,美国写字楼空置率在第一季度达到新的峰值。穆迪周一在初步报告中表示,空置率从上一季度的19.6%升至创纪录的19.8%。尽管空置率上升,但该信用评级机构表示,早期数据显示商业地产季度表现稳定。由于混合办公模式显示出更强的持久力,租户继续缩减规模打击了写字楼行业。美联储的加息 […]
富国银行股票团队提供了第二季度高置信度战术做多及做空股票名单,包括10只做多(或增持)股票和4只做空(或减持)股票,其中包括美股“七巨头”中的$亚马逊 (AMZN.US)$和$特斯拉 (TSLA.US)$。据悉,该名单每季度更新一次,表明分析师“所认为的2024年第二季度有重大催化剂的领域”。以下是
2024年一季度即将步入尾声,高盛最新预计,养老基金可能会卖出约320亿美元的股票,以重新平衡其仓位。这将是自2023年6月以来最大的一次再平衡仓位调整,在过去三年中位列89分位。 回顾去年,美股在6月大规模再平衡后,于7月触及当时的顶部,随后8月、9月、10月连续三个月下跌。 通常机构投资者和养老
2月碳酸锂进口 量1.16万吨,环比增长11.4%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2 月我国碳酸锂进口量1.16 万吨,环比增长11.4%,同比增长22.49%。2 月碳酸锂进口均价11.27万元/吨,环比下跌17.18%,同比下跌79.16%。1-2 月,中国碳酸锂合计进口量2.2 万吨,同比增长2.09%
华西证券有色金属行业动态报告:2月碳酸锂进口量环比增长11.4% 氢氧化锂出口量环比减少2.74% Read More »
工业母机市场 国产化与数控化:目前我国低端数控机床基本达到自给自足,中端数控机床基本实现国产替代,但高端数控机床国产化率仍处于较低水平;2022 年金属切削机床数控化率为46.3%,金属成形机床数控化率为11.3%,与美、德、日等发达国家70-80%的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全球工业母机市场:根据德国V
本周行情回顾。本周,Wind 新材料指数收报3119.51 点,环比下跌0.78%。其中,涨幅前五的有沃特股份(17.26%)、长鸿高科(13.82%)、中简科技(10.1%)、长阳科技(9.44%)、光威复材(7.95%);跌幅前五的有飞凯材料(-9.42%)、东材科技(-6.97%)、博迁新材(
德邦证券化工新材料行业周报:鼎际得年产20万吨POE项目开工 滨海能源拟投建太阳能光伏电池片等项目 Read More »
本周国内碳酸锂价格小幅上涨,上半年锂价或偏暖运行 3 月21 日,Fastmarkets 中国国内氢氧化锂现货出厂价报价均价为10.25 万元/吨,较3 月14 日价格持平;中国国内碳酸锂现货出厂价报价均价为11.25 万元/吨,较3 月14 日下跌0.25 万元/吨。根据百川周报显示,本周国内工业
有色金属或暂时进入休整 国内经济仍在缓慢复苏中,市场情绪保持乐观。并且国内相继发布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和《2024 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引发了市场对于部分金属需求改善的预期。3 月美联储会议言论偏鸽,美国3 月制造业和服务业数据出现分歧,金价冲高回落;短期金价或高位震荡
基础能源(煤油气)价格回顾:(1)原油价格:截至 3 月 20日,WTI 原油价格为 81.68 美元/桶,较 3 月 13 日上涨 2.46%,较 2 月均价上涨 6.45%,较年初价格上涨 16.06%;布伦特原油价格为 85.95 美元/桶,较 3 月 13 日上涨 2.28%,较 2 月均价
人形机器人的主要原材料包括钕铁硼、镀层丝、硬质合金、镁合金、铝合金、钢材等,随着人形机器人产业化的临近,这些材料相关的上市公司有望受益,建议关注金力永磁(磁材)、宁波韵升(磁材)、正海磁材(磁材)、中科三环(磁材)、大地熊(磁材)、英洛华(磁材)、博威合金(镀层丝)、宝武镁业(镁合金)、星源卓镁(镁
根据SMM 数据,上周磷酸铁锂价格4.34-4.45 万元/吨,均价较前周涨0.46%。三元材料622 价格为12.10-13.60 万元/吨,均价较前周持平。 本报告导读: 下游需求询盘活跃但对高价锂盐接受有限,部分持货商惜售挺涨,价格高位震荡。 摘要: 周期研判:维 持锂钴行业增持评级。锂板块:
三类核心风格胶着,反应市场当下无主线 年初至今虽短短50 多个交易日,但是风格层面较去年演绎出了一些变化,当下在更多经济数据和政策出炉之前,“成长-价值-高盈利质量”三类风格胶着。 性价比上看,红利韧性仍在但是红利质量优势更为稳固,选“高股息≠高股息率”的逻辑长期有效,当下在政策驱动下分红个股面有所